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推动发展、扩大开放、促进创新、增加就业和改善民生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发挥基层商会桥梁纽带作用,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根据“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部署要求,我积极下沉基层商会开展调查研究,实地走访辖区企业,与企业家们深入交流,广泛征集意见建议,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新区基层商会组织建设与相关工作情况
(一)商会队伍日趋壮大
一直以来,区工商联(总商会)严格按照中央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要求,规范有序发展会员、开展组织建设工作。从2017年至2021年底,区工商联(总商会)队伍不断壮大,全区商会会员数从816家增至1138家,商会层级和分类体系不断健全。目前,全区共有直属商会2家:区工商联(总商会,执委69名)、新一代企业家商会(会员企业149家)。地方商会5家:枫桥商会(会员企业169家)、狮山商务创新区商会(会员企业183家)、通安商会(会员企业68家)、浒墅关商会(会员企业196家)、科技城商会(会员企业97家);行业商会4家:机电商会(会员企业49家)、侨商会(会员企业42家)、文化创业联合会(会员企业65家)、餐饮业商会(会员企业51家)。
(二)组织建设不断夯实
加强专职队伍能力建设,多次举办商会秘书能力提升培训班,促进商会组织建设水平和秘书专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加强“走出去”交流互动,组织基层商会、非公经济代表人士赴昆山、张家港等周边(县)市工商联开展学习考察,围绕党建党务、商会筹组、商会载体建设、企业合规建设等工作进行深入探讨与学习借鉴。有序发展基层商会,完成区工商联(总商会)换届,牵头成立“新一代”企业家商会,指导成立浒墅关商会和狮山商务创新区商会。通过“单独建”“联合建”等方式,实现全区各级各类商会党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创新开展商会党建工作,以“最暖心”党建助力“最舒心”营商品牌建设。区工商联连续荣获全国“五好工商联”荣誉称号,枫桥商会、浒墅关商会荣获省级“四好商会”称号,其他板块基层商会均荣获市级“四好商会”称号。枫桥商会“一平台五联合”党建工作特色案例被《党建引领 江苏百家商会改革发展见闻录》收录,枫桥商会作为基层优秀商会代表参加江苏省建党百年活动,相关报道被《中华工商时报》登载。
营商服务逐步优化
当前,各基层商会已形成较为丰富的“营商服务菜单”,包括:对会员开展人才、技术、管理、法规等培训;引导会员诚信经营,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反映会员合理诉求;引导会员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为会员提供经济、技术、信息、生产、管理、融资、法律法规等方面信息服务;搭建平台,组织展销展览会并开展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2021年以来,区工商联(总商会)以民营企业大走访活动为契机,重点调研全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民营企业运营情况,累计走访民营企业100家,共办理企业问题及诉求38件,办结率和满意率达到两个100%。深化完善服务民营企业“1+N”工作机制,与“法检”两院共同签订服务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合作协议,共同建立沟通联络、联动协作、宣传调研、纠纷调解、多元复原、企业合规六大工作机制。区工商联成立商会调解委员会,调处各类民商事纠纷案件67例,调解成功率从20%提升到50%,积极开展刑事合规和公益诉讼合规试点工作。与区纪委(监委)在建立政企“亲清园”基础上,创新建立3家亲清政商服务站,构建更加紧密的亲清政商关系。积极开展对外联络,搭建长三角首个友好商会联络合作服务平台,加强苏浙沪皖“三省一市”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汇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四)社会责任逐显担当
区工商联(总商会)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投身社会公益事业,设立“光彩基金”,募集资金达260余万,积极开展扶危济困行动。近五年,区总商会、基层商会组织及民营企业开展社会公益类捐赠累计8900余万元,其中抗击新冠疫情捐助物资款项约4122万元、抗洪救灾捐献约140万元、捐资助学款约1800万元、扶贫帮困捐赠约2900万元,组织区内民营企业家赴贵州铜仁万山区、苏北泗阳县等开展结对帮扶,累计捐献帮扶资金约340余万元。搭建村企协作桥梁,深入推进“万企联万村 共走振兴路”行动,引导基层商会开展村企合作,推进5家基层商会与所在板块村建立合作联建关系。通安商会成为苏州市村企合作单位。
二、基层商会建设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走访中,我们发现基层商会建设与发展还存在一定不足,主要表现为:
(一)组织建设有待强化。会员的行业代表性还偏狭窄;部分商会组织架构不全、缺乏专职人员;个别商会经费不足、活动难以正常开展;商会之间发展不平衡。
(二)运行支撑有待加强。个别板块党委政府对基层商会发挥作用认识不够,关注支持不够;营商服务手段和方式仍偏单一;部分会员单位参与商会活动的积极性还不高。
(三)会员活力有待激发。商会工作中,企业家主体作用仍未足够发挥;参政议政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还需加强;企业家参与公益事业、投身共同富裕的责任担当还需进一步激发。
三、基层商会企业的相关困难与诉求
(一)会员企业目前遇到的共性问题:人才缺乏、产品销路不畅、信息不对称、包袱过重、缺乏经营战略、对市场不了解。
(二)会员企业对基层商会的诉求:寻找合作伙伴;提供政策、商贸信息以及金融支持;推荐各类专业人才;协调对接有关职能部门;帮助企业维权和帮助企业对接外资企业;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大型活动项目。
(四)会员企业期待商会未来在以下方面发挥作用:搭建企业与政府间的交流平台;引导会员企业在经营中加强合作与发展,共同打造商会品牌;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企业意见和建议;为企业的发展营造公平合理的环境;维护会员企业的合法权益。
(五)会员企业期待基层商会定期举办以下活动:组织开展企业家联谊会;组织企业家到各地考察,寻找合作商机;组织开展专题培训班;组织开展专题商务论坛或经验交流会;组织开展投资洽谈会。
(六)会员企业期待基层商会提供以下咨询服务:提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人力资源、财务和公文等)模板;提供企业发展战略策划服务;提供企业诊断和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提供法律专线咨询、法律援助和权益保障服务。
(七)会员企业期待基层商会提供以下融资服务:提供政府产业发展、资金扶持、项目申请的政策信息;组织企业风险创业投资辅导;提供使用担保公司等机构的融资推介服务;组织企业上市辅导以及介绍企业债券发行的一般程序;开展中小企业信用评级。
(八)会员企业期待基层商会提供技术创新方面的帮助:组建专家人才库,为企业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帮助企业实施新技术商业化;帮助企业解决技术疑难问题;帮助企业在国内外寻求技术创新合作伙伴。
(九)会员企业期待基层商会提供竞争力提升方面的帮助:组织行业企业的沟通洽谈会;组织与国内成功名营企业及企业家经验交流活动;帮助企业召开新产品推介会或新闻发布会。
三、进一步加强基层商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加强对商会的重视程度。建议将基层商会纳入党委政府决策咨询和支持系统,在研究有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时,应适时邀请基层商会参与。推动商会协助党委政府制定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并促进政策“落地生根”。二是加大对商会扶持力度。要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商会发展和开展工作,切实发挥基层商会组织处在经济建设第一线、能及时了解掌握和反映市场经济动态变化、各类政策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企业发展诉求的作用。三是强化对商会的价值认同。建议基层商会在年度工作计划中添加会员企业对参与商会价值认同的工作内容。同时作为会员企业“娘家人”,商会要充分听取会员企业诉求,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想方设法为会员企业解决困难,努力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二)积极探索,健全工作机制
一是有序发展商会组织。进一步完善基层商会建设,因时因地、规范有序发展各类特色商会,特别是代表产业创新集群、上市企业、现代服务业等满足现时经济发展需求的特色商会,促进组织数量有序增加、行业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会员企业量质齐升。鼓励商会组织在参与行业管理、制定行业标准、收集行业信息、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切实延展、提升商会服务范围和能力。二是加强两支队伍建设。多渠道、多方式、多层次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各类业务培训,不断提高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素质、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打造一支“思想政治强、行业代表性强、参政议政能力强、社会信誉好”的企业家队伍以及一支作风严、能力强、业务精的商会专职工作队伍,切实有效提高商会工作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执行力。三是持续做好创先争优。继续做好区工商联创建全国“五好”工商联工作,推进支持基层商会创建全国、省、市“四好”商会。深化对商会的管理、指导和服务,不断擦亮“四好商会”品牌。持续强化基层商会在党建、发展等各领域的创先争优工作。
(三)增强活力,夯实工作基础
着眼务实履职尽责,在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方面更显担当。着力提升基层商会和企业家代表的参政议政能力与社会服务活力,努力把高新区基层商会打造成为全市工商联系统参政议政最活跃、助力“共同富裕”最亮眼的重要角色。一是参政议政履职方面,强化调查研究这项“基本功”,形成调研工作制度机制,培育调研工作骨干队伍。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立足民营经济发展实际,切实选好题,深入开展年度调查研究工作。鼓励企业家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大胆提出真知灼见。深入企业、认真倾听非公经济人士心声,做到发现问题准确真实、分析问题有理有据、提出建议切实可行。二是参与社会服务方面,努力构建广大民营企业家联系民生的桥梁纽带,鼓励民营企业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践行社会责任,促进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促进共同富裕、发挥更大作用。扎实开展各类扶贫、赈灾、助学等慈善活动,促进科技、教育、文化等社会公益事业,规范管理直属商会“光彩基金”,主动接受上级工商联、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指导与监督,做好帮扶的后期跟踪、闭关管理。加大宣传力度,向有关部门、新闻媒体推荐扶贫济困、诚信友爱、团结互助、奉献社会的先进单位和典型人物,展现高新区民营企业家的良好社会形象。
(四)创新理念,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针对企业诉求开展个性化服务。随着技术升级和消费升级,会员企业面临的挑战将越来越多。建议定期走访会员,精准对接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新需求,整合资源有针对性地助力企业发展。二是定期举办行业峰会研讨会。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建议由商会牵头定期举办各类行业峰会,邀请业界学术大咖和行业精英汇聚高新区,共谋发展之道。三是定期举办各类主题培训、经验交流、独角兽企业参访,把学习力当作未来的竞争力。四是深化完善服务民营企业“1+N”工作合作机制。借助区工商联与“法检”两院搭建的三方合作平台优势,利用商会平台深入开展诉调对接工作和合规建设试点工作。利用区工商联与纪委(监委)在商会搭建的亲清政商服务站平台优势,建立更广泛的亲清政商关系。发挥好科技城商会作为长三角首个友好商会联络合作服务平台作用,加强苏浙沪皖“三省一市”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汇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五是充分发挥新一代商会引领作用。引导辖区民营企业抢抓沪苏同城化、长三角一体化等历史机遇,积极融入和参与环太湖科创圈和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抓住高新区“产业创新集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契机,发挥新一代企业家商会平台作用,形成区内上市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的有效带动,助推辖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六是建立长效机制,成为企业与政府间沟通的桥梁。定期举办“书记面对面”座谈会、“局长访谈日”等活动;利用商会官网及时发布各项政策信息;定期收集反映会员企业需求建议;帮助会员企业搭建与政府沟通的渠道等。
(五)充分发挥商会“以商聚商、以商引商”作用,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围绕我区“2+4”产业创新集群发展体系构建,深挖存量民营企业潜能,助推民企加快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进工商联、经发局、科创局、商务局、产商中心、科招中心等部门资源联动整合,通过大联展、企业开放日、企业沙龙等活动,促进区内优秀民企、外企经验互鉴、技术互助、资源互享。搭建生产性服务业优势企业、智改数转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对接平台,加快全区民营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整体步伐。坚持“招大引强”“人人都是招商员”理念,加大与苏州市异地商会、以及外地苏州商会对接力度,发挥长三角地区友好商会联络合作服务平台作用,积极推动跨区域合作大联动,发挥商会企业家资源媒介作用,吸引更多的优质资源集聚高新区,着力构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