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查 钢
引言:当老板的感觉很爽吧?“从此公主和王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是这样么?有很多老板却很郑重的告诉我,查老师,老板真不是人干的,以前做业务时,我每月我还能休息两天,现在我却是一年也休息不到两天。每天忙得像鬼,还时常要为公司的经营发愁。早知这样,还不如打工算了。的确,看似老板鲜光,其实做老板也是烦恼不断,小企业则起步,整天都要为客户、资金、产品、销量、员工、同行竞争担心。接触了很多公司(公司成立三年以内)老板,他们无一不表示出对眼前困境的焦虑,对未来发展的迷茫。
当初选择创业,难道错了?兜了一圈又重新回头去打工?不管是撑着朝前走还是不知道如何走,我认为我可以就我的行业背景和案例与大家探讨一下,为什么我的公司起步这么难?我们不能把困境归结于环境,关键还是在于老板,亮剑中说:“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让你的心与身都动起 来,上天不会让你等着从天上掉陷饼。
好了,不说了,咳咳。
做事!做事!
赚个钱为什么这么难呢?
赚钱本来就不轻松。套用厚黑学:“要想人前显贵,就要人后受罪”。有人可能会不服气,“那为什么别人赚钱就分分钟”?古人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你还别不服气,这本是没有可比性的。杂史上有个故事:明太祖朱元璋视察国子监,厨子献上一杯香茶,朱元璋愈喝愈觉香甜,乘兴赐给这厨子一付冠带,算了封了个官。院子里有位贡生郁闷地低声吟了两句诗:“十年寒窗下,不如一盏茶”。朱元璋耳朵尖,听到后对出个下句:“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人的命运就是这样。
谈到这个故事,我主要是想引出今天的一个话题,作为老板,你有没有反思和总结的习惯?你有没有每个月都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公司是成立了,但是下一步(不是眼前,而是一年以后)要做什么?有没有想清楚。开公司的源动力可能是你看好某个行业前景,也可是拥有某个产品的市场垄断性,或是有一项关键技术,干脆或是你有一笔启动资金想搏一搏。但终归是要落地的。公司成立后发展规划是什么?有没有详细到三年计划?若没有,对不起,就是你现在的公司现状。
作为决策者若没有对公司发展规划整体认识,反思和总结只是一句空话。不懂得反思和总结,公司怎么能成长?我们看马路边的树,为什么夏要修枝,冬要缠草,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企业的当家人要时刻考虑的是公司要如何发展,至于柴米油盐只是日常经营的必修课。一些老板曾向中盛金略咨询,说得多的是如何提高销量,如何打开市场,如何招到人留住才,这些都是“术”上的东西,我们更多的想听到“战略”上的设想。
老板都没有方向,不要指望咨询有推动的力量。
起步阶段,老板那个位子注定是要忙碌的。海尔张瑞敏说:“管理者要是坐下,部下就躺下了。” 因为你是小公司,一点小的变革就像经历一次手术,如果没有老板的把关和操盘,后果是不敢想象的。这必然是一个成长的阶段,老板,你在公司就是要站着。老板的定位就是要站在发展的高度做运营。
在这里,我并不是去批判小公司老板的不良心态,因为大家都是一样,人,都是有惰性的,只不过你不是处于那位子。那么,如何才能正确的做好反思和总结呢?我们可以从几个问题延伸下去:
首先就是你的公司发展方向有没有出问题?——如当初公司成立只是为了抓住当时的商机,现在市场环境变化,你有没有主动出击。去重新寻找新的市场机会?
你认为公司最核心的部分有没有出现问题?——如你的产品(技术)是不是卖了很久了,厂家或是市场上有没有新的替代品出现,或是竞争产品已经出现?如果有,不要拖了,不要在市场上死磕!要想直接的办法解决。
你认为你的市场定位有没有问题?——当初切入某个细分市场是不是最好的?有没有尝试一下别的细分市场?
你认为你的客户是不是稳定?——每个月新增的客户有多少?流失的有多少?搞清楚为什么流失的比增加的多?你是不是对他们回访了?倒底是谁的错,是服务,还是产品,还是市场需求?
你有没有去为未来发展做准备?——什么时候觉得收入还可以?什么时候在费用上开始能省就省?什么时候觉得如果没有这个员工,公司也能干好?换句话说,你打算培养你的员工了吗?
想一想,你有多久没有在一线了?——不要说,有时候你也接待客户?也给客户打电话?也去送货?你想一想,你是否按时按质的做好8小时?是否像员工一样,跟自己定任务?跟员工一样打考勤?
想一想,如果以上问题你想只想到了一半,或是只是想一想,那以,你就要探讨一下了。探讨不是坏事,相反,它会让你时刻保持清醒,你还没有达到放松的时候,因为公司的生存环境并不安全,市场还没有打开,资源没还有积累,员工还不能独挡一面,起码,你的能力还没有提高!
学会反思更要行动,从现在就开始。
每一位老板都对自己公司的未来充满想象,五年后怎样?十年后如何如何?有没有这样想过?想过之后呢?你有没有行动?行动了吗?你有没有坚持?有没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你是调整了前行的方向还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可能老板们都经历老家,在这里我不是想对此做出对与否的评判,因为商业的路上总是风险与机遇是并存的,坚持没有错,但我要指出的是,你作为老板,一定要知道理由?这个理由必须是正确的,为了得到这个正确理由,老板就要做好两件事。
中盛金略公司有一项服务专为中小企业提供市场部外包,为中小企业解决了老板的首要问题。在成功服务后我们总结发现:成功的公司老板只做两件事。而不成功的老板却在忙,忙着做很多事情。要做好哪两件事呢?
第一:要对市场信息中包含商机的超级解读能力。
解读的目的是为了管理,老板随时要对身边所发生的人或事,结合公司经营进行合理分析和判断,也就是说独立思考,不管是行军,还是吃饭,不善于思考就会失败,船行的速度在于水的推动,但是明确方向是一个舵手要做的事情。上面千条丝,线下一根筋。任何商机和危机都不是一下子就扑面而来,它的起初也很平常。老板要站在公司的立场上,不断的与市场信自己的对接,修正自己的经营策略或是迎机赶上。
如:你了解身边的市场环境吗?中盛金略认为现在的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并不好,通过分析调查我们可以获得几点重要信息:
1.经营环境复杂多变,行业竞争持续加剧; 2. 营业额上升,利润并未随之上升; 3. 劳动力和生产成本上升;4. 各行业之间差异明显,专业服务业最具发展潜力; 5. 企业经营面临转型与挑战;6. 管理问题普遍存在;7. 劳动力结构性短缺还将延续。这些问题很多公司肯定有,那么,贵公司认为该如何应对?想过没有,应对没有?我们不妨来理一理,排个序。从最迫切开始,可能有些问题是并存的,也可能有些问题是长期的,统筹规划。
还是举例子吧,有一家美发连锁客户,就遇到以上的第二个问题,在市场大环境下,不管他如何努力,利润额上升是很难的,不是说“不亏就是赢利吗”?老板问策于我,我答之,是不是非要在主业上突破呢?后来有一个机会该老板学会了活学活用:他把一种类似车载媒体的视频嵌在美发的台子上,向一些美发用品供应商提出,广告位招商,专门播放美容洗发的广告片,很有创意吧。
第二:要学会整合资源,知道“合能赢能大,独会小会死”这个原理。
《赢在中国》王利芬说:第一次创业不靠资源绑定的朋友们:如果你的公司活了三年,你的身体挺好,你就不错了。想一你的公司为什么难?就是因为你公司没有有效资源可以放大,光有客户资源是不够的,还要有上下游资源,非同行、甚至媒体、政府方面的,资源就像一句俗语:“书到用时方恨少”。现在全球都在资源整合,北京2008年奥运会有多少公司与其整合,可口可乐、微软、雅芳等外企在中国都有一个专门的公关部,目的是为什么?就是专门做资源整合。过去的那种小农观念是不行的, 从“坐商”到“行商”,现在市场的开放性和机遇性很强,抓住了公司就能翻身,一下子与同行拉开距离,一个月就可以上一个台阶。作为公司老板,要时时警惕,时时应对。例如有一家小印刷厂与一家办公文具公司联合印刷便签本,向周边的写字楼公司长期免费派发,封面是印刷广告,封底是文具广告。双方都各用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成本控制得很低。在对手等客上门时,他们却已经建立了稳定的客户群。
中盛金略认为作为创业公司至少要整合三年,执行三年,第一个三年是盈利模式的探索,也是尝试犯错的三年,就是要通过不断整合和善变,若能找到持续可规模的盈利就是胜利。第二个三年是稳定模式、打造团队、优化流程、制度化且形成独特公司文化的三年,做好执行力。所以说,创业老板们,你有充足的时间去学会整合,不善于整合,你公司就不会有后面三年。
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中小企业最好以整合营销资源为主,要双方双赢,互利互惠。再举个例子: 一家公司新产品总打不开市场,老板有一天发现某处广告位长期是空的,就与广告公司联系,在上面打出了一则广告:“全市最贵的广告位,1000万元/年。”一下子这个广告引起全市的关注和议论,一个月后再打出一则广告:“该广告位已经预定,下个月发布”,这更引起全市人的眼球,一个月后,这家公司在这个位置上为自己的产品打出了自己的广告。新产品一下子打开了市场。几个月后这个广告位以高价租了出去。
不要把它当作段子,其实你公司也可以的。
注:本文分段发表于《商道》杂志2013年01月~02月刊